太平岸蓼

【太平岸蓼】性味:味苦,性寒
太平岸蓼的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收敛 。太平岸蓼主治治赤痢、吐血、烧烫伤、外伤出血等症 。用量:10-15g 。
太平岸蓼药用部位来源于蓼科蓼属太平洋蓼的根茎入药 。多年草本 。根状茎肥厚,弯曲,直径1.5-3cm,黑褐色 。茎直立,高40-90cm,不分枝,1-3条自根状茎发出,无毛,具细条棱 。基生叶长卵形,长5-15cm,宽3-7cm,顶端急尖,基部近心形或圆形,沿叶柄下沿成翅,上面绿色,无毛,下面灰绿色,疏生小凸起,边缘近全缘,叶柄长10-20cm;茎生叶卵形或披针形卵形,基部心形,抱茎,最上部的叶狭窄,线状 。托叶鞘筒状,膜质,下部绿色,上部褐色,开裂,无缘毛 。总状花序呈穗状,长3-5cm,直径1.2-1.5cm,顶生,花排列紧密;苞片宽椭圆形,长3-4mm,顶端具尾尖,每苞具1-3花;花梗细弱,比苞片稍长;花被5深裂,花被片淡红色,椭圆形、长约2.5mm;雄蕊8,比花被长;花柱3,柱头头状 。瘦果卵形,具3锐棱,长约3mm,有光泽,稍长于宿存花被 。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于山坡、林缘及草甸等处 。太平岸蓼选购保存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 。俄罗斯远东、朝鲜也有分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