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和红茶的加工工艺

碧螺春和红茶都有自己独特的加工工艺,它们也是因为这些独特的加工工艺成就了它们现在的威名 。碧螺春的加工工艺?1、杀青?在平锅内或斜锅内进行,当锅温190~200°C时,投叶500克左右,以抖为主,双手翻炒,做到捞净、抖散、杀匀、杀透、无红梗无红叶、无烟焦叶,历时3~5分钟 。?2、揉捻?锅温70~75°C,采用抖、炒、揉三种手法交替进行,边抖,边炒,边揉,随着茶叶水分的减少,条索逐渐形成 。炒时手握茶叶松紧应适度 。太松不利紧条,太紧茶叶溢出,易在锅面上结“锅巴”,产生烟焦味,使茶叶色泽发黑,茶条断碎,茸毛脆落 。当茶叶干度达六、七成干,时间约10分钟左右,继续降低锅温转入搓团显毫过程 。历时12~15分钟左右 。?3、搓团显毫?是形成形状卷曲似螺、茸毫满披的关键过程 。锅温50~60°C,边炒边用双手用力地将全部茶叶揉搓成数个小团,不时抖散,反复多次,搓至条形卷曲,茸毫显露,达八成干左右时,进入烘干过程 。历时13~15分钟 。4、烘干?采用轻揉、轻炒手法,达到固定形状,继续显毫,蒸发水分的目的 。当九成干左右时,起锅将茶叶摊放在桑皮纸上,连纸放在锅上文火烘至足干 。锅温约30~40°C,足干叶含水量7%左右,历时6~8分钟 。全程约为40分钟左右 。?5、炒制?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揉中带炒,炒中有揉,炒揉结合,连续操作,起锅即成 。?红茶的加工工艺?1、萎凋?萎凋分为室内加温萎凋和室外日光萎凋两种 。萎凋程度,要求鲜叶尖失去光泽,叶质柔软梗折不断,叶脉呈透明状态即可 。?2、揉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使用双脚揉茶 。50年代采用铁木结构双桷水力揉捻茶机 。至60年代,揉捻这一工序又加以改进,采用了铁制55型电动揉捻机,提高制茶效率 。揉捻时要使茶汁外流,叶卷成条即可 。3、发酵?发酵,俗称“发汗”,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是指将揉捻好的茶胚装在篮子里,稍加压紧后,盖上温水浸过的发酵布,以增加发酵叶的温度和湿度,促进酵素活动,缩短发酵时间,一般在5~6小时后,叶脉呈红褐色,即可上焙烘干 。发酵的目的,在于使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在酶的促进作用下发生氧化作用,使绿色的茶坯产生红变 。?发酵是形成红茶色、香、味品质特征的关键性工序 。一般是将揉捻叶放在发酵框或发酵车里,进入发酵室发酵 。发酵要掌握满足茶多酚氧化酶的氧化聚合反应所需的适宜温度、湿度和氧气量 。?4、烘焙?把发酵适度的茶叶均匀搜集放在水筛上,每筛大约摊放2~2.5公斤左右,然后把水筛放置吊架上,下用纯松柴(湿的较好)燃烧,故小种红茶具有独特的纯松烟香味 。刚上焙时,要求火温高些,一般在80度左右,温高主要是停止酵素作用,防止酵素活动而造成发酵过度,叶底暗而不开展 。烘焙一般采用一次干燥法,不宜翻动以免影响到干度不均匀,造成外干内湿,一般在6小时即可下焙,主要看火力大小而定 。一般是焙到触手有刺感,研之成粉,干度达到,而后摊凉 。?5、复焙?茶叶是一种易吸收水分的物质,在出售前必须进行复火,才能留其内质,含水量不超过8% 。以上就是对碧螺春和红茶的加工工艺的介绍了,不过就算介绍了它们的加工工艺要做出好的碧螺春和红茶也是不容易的,这也是一直以来优质碧螺春和红茶那么少的原因了,同时也是众多假冒茶叶的出现的原因 。【碧螺春和红茶的加工工艺】

    推荐阅读